弘扬华夏文化,提供最经典的文言文在线阅读!
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: 古文阅读网 > 古典诗词 > 古诗词赋 > 文章内容

月赋——南北朝·谢庄

作者: 谢庄 来源: 未知 时间: 2014-07-28 阅读:

月赋——南北朝·谢庄

陈王初丧应刘,端忧多暇。绿苔生阁,芳尘凝榭。悄焉疚怀,不怡中夜。乃清兰路,肃桂苑;腾吹寒山,弭盖秋阪。临浚壑而怨遥,登崇岫而伤远。于时斜汉左界,北陆南躔;白露暧空,素月流天,沉吟齐章,殷勤陈篇。抽毫进牍,以命仲宣。

仲宣跪而称曰:臣东鄙幽介,长自丘樊,昧道懵学,孤奉明恩。

臣闻沉潜既义,高明既经,日以阳德,月以阴灵。擅扶桑于东沼,嗣若英于西冥。引玄兔于帝台,集素娥于后庭。朒朓警阙,朏魄示冲。顺辰通烛,从星泽风。增华台室,扬采轩宫。委照而吴业昌,沦精而汉道融。

若夫气霁地表,云敛天末,洞庭始波,木叶微脱。菊散芳于山椒,雁流哀于江濑;升清质之悠悠,降澄辉之蔼蔼。列宿掩缛,长河韬映;柔祗雪凝,圆灵水镜;连观霜缟,周除冰净。君王乃厌晨欢,乐宵宴;收妙舞,驰清县;去烛房,即月殿;芳酒登,鸣琴荐。

若乃凉夜自凄,风篁成韵,亲懿莫从,羁孤递进。聆皋禽之夕闻,听朔管之秋引。于是弦桐练响,音容选和。徘徊房露,惆怅阳阿,声林虚籁,沦池灭波。情纡轸其何托?诉皓月而长歌。歌曰:

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;

临风叹兮将焉歇?川路长兮不可越。

歌响未终,余景就毕;满堂变容,回徨如失。又称歌曰:

月既没兮露欲晞,岁方晏兮无与归;

佳期可以还,微霜沾人衣!

陈王曰:"善。"乃命执事,献寿羞璧。敬佩玉音,复之无怿。

【注解】

(1)陈王:曹植。曾被封陈地,谥号“思”,故称陈思王。
(2)应刘:汉末建安文人应瑒 、刘桢的并称。二人均为曹丕 、曹植所礼遇。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。
(3)端忧:闲愁;深忧。李周翰 注:“端然忧愁,以多闲暇。” 芳尘:落花。
(4)疚怀:伤心;忧虑。
(5)兰路:长满兰草的路径;桂苑:桂木遍植的庭苑 。腾吹:吹奏乐器。吹:音chuì ,管乐之声。弭盖:控驭车驾徐徐而行。盖,车盖,借指车。弭:按。
(6)濬壑:深谷。“濬”同“浚”,深。崇岫:高岭。崇:山高貌状;岫:山,山穴。
(7) 斜汉:银河西倾,喻指夜色深沉。汉:银河,也称云汉、银汉、天汉。左界:西方,古代中国称左为西,右为东。
(8)陆、躔:陆,此即路,名词用作动词,运行;躔,音chán,日月星辰的运行。
(9)暧:音ài ,昏暗不明的样子,形容天色昏暗。素月:皎月,此指月华,月光。
(10)齐章:指《诗经·齐风》的篇章。陈篇:指《诗·陈风·月出》篇。 李善 注:“《陈风》曰:‘月出皦兮,佼人憭兮。’”后亦以“陈篇”为咏月的典实。
(11)毫:毛笔。牍:古代写字用的木片。
(12)仲宣:王粲,字仲宣 ,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由于其文才出众,被称为“七子之冠冕”。初仕刘表,后归曹操。代表作有《登楼赋》和《七哀诗》。
(13)东鄙:东部边境。王粲为山阳郡高平(今山东微山)人,在魏都洛阳以东,故曰东鄙,鄙,边境。幽介:“幽”:此指偏僻幽隐、边远荒凉。“介”:此同“界”“地”“域”。“幽介”:指边远贫寒之地。多被引喻出身寒微,用于自谦。
(14)昧道:不懂得道理。
(15)懵学:“懵”:此指懵钝、愚钝、愚蒙,不开悟,不精明。“学”:此指学识、见识、所学。“懵学”:喻才学不精明,见识愚钝。常用作自谦之语。
(16)孤奉明恩:虚奉、辜负。 张铣 注:“虚奉明王之恩。”
(17)沈潜、高明: 吕延济 注:“沉潜,地,故称义;高明,天,故称经。”
(18)阳德:日光。阴灵:月的别称,李善注引《春秋感精符》云:“月者,阴之精。”
(19)扶光:扶桑之光。指日光。此指日。东沼:指传说日所出处的旸谷。
(20)若英:若木之花。西冥:.亦作“ 西溟 ”,古代传说西方日入处。李善 注:“西冥, 昧谷 也。”
(21)玄兔:玉兔,此即月亮。帝台:传说中的神仙名,此指帝王贵族的乐台。素娥:月亮的别称,在传说中亦是月中女神,即嫦娥。
(22)朒朓:音 nǜ tiǎo ,(月亮)不足者谓之朒,盈者谓之朓,分别指旧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。警阙:谓朒朓失度,则警人君有所阙德。
(23)朏魄:音fěi pò,朏,月未成光。魄,月始生或将落时的光。示冲:朏魄得所,表示人君有谦冲之气,不自盈大。
(24)顺辰:月球循着十二辰次序运行。通烛:指通宵烛燃,或谓月华如烛光遍照尘寰。
(25)从星:月球视运动进入箕,毕二星的天区。泽风:此指刮风下雨。李善注:“月之从星,则以风以雨。”孔安国《尚书传》曰:“月经于箕,则多风;离于毕,则多雨。”
(26)委照:指月光洒落。沦精:指月光浸润。昌:繁茂,昌盛。汉道: 汉代的道统、国祚。融:融和。此句谓月光有如春风化雨,给世间万物以沦肌浃髓的润泽。
(27)若夫:句首发语词,相当于“至于”,引出下文。霁:雨过天晴,此指雾气蒸郁。
(28)散芳:散发香气。江濑:江滩上的急流。
(29)清质:清辉,此指月亮。蔼蔼: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。
(30)列宿: 众星宿。特指二十八宿。缛:繁密的彩饰。长河:银河。韬映:掩藏光芒。韬:隐藏。映:动词用作名词,此指银河的光辉。
(31)柔祇:地的别称。祇,地神。古人谓地道阴柔,故称。圆灵:天。
(32)连观:互相连接的楼台。霜缟:像霜一样的素绢。周除:庭除,阶下。这里“柔祇雪凝,圆灵水镜。连观霜缟,周除冰净。”极写月光之皎洁明亮,世界犹如粉妆玉砌一般。
(33)厌同“餍”,满足。清县:古县名。春秋齐邑,汉置县。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西。东汉改名乐平。此为虚指。去:离开。荐:进献,呈上。
(34)若乃:至于。用于句子开头,表示另起一事。
(35)风篁:风过竹林。篁:竹林。
(36)亲懿:至亲。 羁孤:亦作“羇孤”。羁旅孤独的人。皋禽:水边陆地的飞禽。朔管:羌笛。秋引:商声曲调。李善 注:“秋引,商声也。”
(37)丝桐:琴。古人削桐为琴身,练丝为弦,故称。练响:抚琴发出音声。音容:声音容貌。选和:选,齐整。和:附和。
(38)房露:古曲名,一名《防露》。阳阿:乐曲名,出自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。
(39)声林:古代音阶分为宫、商、角(jué)、徵(zhǐ)、羽五个音级,谓之五音。此指琴声五音繁会,像林木参差,百草丰茂,故谓之“声林”。虚籁:虚清微寒的琴声。
(40)沦池灭波:沦:沉浸。波,水波。此语与“响遏行云”用法相同,极言琴声之铿锵凄寒。
(41)轸 :伤痛。纡:萦绕。讬:同“托”,寄托。愬:同“诉”,诉说,倾诉。
(42)音尘:音信,消息。阙:同“缺”。回遑:亦作“ 回皇 ”、“ 回徨 ”,游移不定;彷徨疑惑。
(43)晞:干,干燥。晏:晚。
(44)执事:供役使者,仆从。斁:音yì ,厌倦;懈怠;厌弃。此指烦恼,忧愁。

【赏析】

南朝谢庄所作,与宋玉《风赋》、谢惠连《雪赋》并称。

由古至今,文人雅士以“月”为题的诗文不胜枚举,从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所搜罗的作品,即可见一斑。谢庄有五子,他替他们取了甚为风雅的名字,分别是飏、朏、颢、从(上有山)、瀹(上有草)。有风,有月,有山,有水,可见谢氏是个性情中人,甚为风雅,且对“月”定有一份难以名状的好感,故也以“月”为题,创作了《月赋》。纵然在当时,人们对《月赋》的评价已十分不一致,如,宋孝武帝为之“称叹良久”,认为是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的佳作;颜延之则说:“美则美矣,但庄始知‘隔千里兮共明月’。”.后人更拿它来和宋玉的《风赋》、谢惠连的《雪赋》做比较,但看法仍有分歧。就以“月”为题的文学作品来看,谢庄的《月赋》仍是其中的翘楚,否则,像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太平御览》等类书,就不会相当一致地都收录了这篇文章。

我们可以发现谢庄的行文并不直接切入主题--“月”,而是拿曹植和王粲来替自己说话,先是以“陈王初丧应刘,端忧多暇”作为起笔。之后,陈王“抽毫进牍,以命仲宣”,让主角转到王粲身上,文章由此处宕开,最后,再以陈王连连称“善”作结。以这样的虚构来从事文学创作,谢庄并非头一位,这种以构拟的人物进行对话的行文方式,早已成了“赋”文学的一特征。

而谢庄仅仅是踵继前人的作法,却引来不少的批评,认为《月赋》既然借历史人物来创作,但也该考虑到是否合乎史实。如,王粲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春,徐干、陈琳、应玚、刘桢也都卒于这一年,而到了魏明帝太和六年曹植才被封为陈王,谢庄却称曹植为“陈王”,又有说既已假托王粲之口来抒发情感,就不应该写入孙坚夫人梦月入怀而生孙策的传说事件。这样听起来似乎言之成理,但,对于一篇非史非传的文学作品而言,我们理当以较感性的眼光来看待它,不应如此苛责,因为他并不损害文章的美感。

由于《月赋》以“陈王初丧应刘,端忧多暇”为开头,让谢庄笔下的“月”注定以愁忧的形态出现。风月、山水本是无情的,因人而沾染了许多的情感,“月”亦是如此,它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,是谢庄希望让它带著情感的色彩。而长年为病所苦的谢庄,自称已是“常如行尸”而“无意于人间”。有这样的情怀,心中那份说不尽的哀戚,当然也很容易地渲染了所见到的“月”。

人也会随著外在景观的改变,而体悟自我,所谓“春秋代序,阴阳惨舒,物色之动,心亦摇焉”指的正是这个道理,而一年四季中,最容易让人有悲伤、凋零之感的,应是“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”的秋天,在这样的季节里,“月”自然也会浸染惆怅与孤凄。所以,谢希逸也就以秋天的“月”作为《月赋》描写的主题对象。

“月”既然是全文描写的主题对象,而谢庄在四百四十三个字中,直接点出“月”字的,虽然仅有六次,但是每一次都是那么恰到好处。

曹子建因刚遭受知己亡故之痛,忧闷不乐,已久未出游,夜半时分愁绪又起,遂外出解闷。遥望着天空,见到“白露暧空,素月流天”,心中不胜感慨,低声吟诵起《诗》句来,仍觉不足以消愁解闷,于是要王仲宣为此情此景写一篇文章。原本愁思是闷在曹植的内心里,因为偶然之间见到“月”,那份内在的情绪也就有了一个可供寄托的外在具象--“月”,让无情的“月”和有情的人彼此接触在一起,展开了对“月”的描写。

王粲在陈王授意之下,先是一番的谦虚,述说自己的不才,幸蒙陈王的恩宠,不敢有负此恩,只好姑且一试,接著就说道:“日以阳德,月以阴灵。”以类此“日”、“月”的对比,及其延伸出的“阳”、“阴”观念做为开头,引领出种种附着人的价值观的“月”和“月”的神话传说,可以说是铺陈、说理的成分多,而写景、抒情的成分甚少,“朒朓警阙,朏魄示冲”,将“月”相的变化说成了是在警示人君的作为须合德,须谦冲;“委照而吴业昌,沦精而汉道融”,更引用了梦“月”入怀的神秘传说,让“月”与朝代、家国的兴衰产生了一定的系连,凡此种种,想必是汉赋“铺采摛文”和“劝百讽一”的遗型。

写完了“月”的种种典故,谢庄又继续借王粲之口,连写了十四句优美异常的文字,虽没直接点明就是在写“月”,但句句扣紧“月”:先是以六个句子来描写天上的云气、地上的湖光山色的种种,为月的升起营造出不凡的气象;等到月由东方缓缓升起,也仅以“升清质之悠悠,降澄辉之蔼蔼”如此不著痕迹的笔法写出;接著,又是以六个句子来形容月色本身和月色底下的景况。正由于月色是如此的俊美,君王也因而喜爱此月,罢去所有的歌舞,也就“去烛房,即月殿”,此时才明言“月”字,做为前文的说明,也为后文预留了线索。

走向“月”殿,带来了羁旅的几许孤寂,感受到至亲好友不在的凄楚,王粲的“月”也从没有直接感情的柔美,转为诱发感慨的凄美。此时,不管是天籁,还是乐音,听来一切都是那么凄苦异常,更反过来使人有一种无限的郁结萦绕于胸,最后发现唯有“愬皓月而长歌”,才能消解种种的不乐。因“月”引发愁绪,也唯对“月”长歌才能消除愁绪,表示只能与“月”对话,这就更显出羁旅的孤独与悲哀。

对“月”长歌什么呢?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临风叹兮将焉歇?川路长兮不可越。”望着“月”,一时间感到虽与美人相隔甚远而无法相见,但那共有的明“月”可以传递彼此的信息,也算稍稍慰藉相思之苦,回过神来,发现距离终究是无法超越的。这种因“月”而引发对家乡、对情人的相思,可说是千古不变的母题。由于唱得深情款款,听者也听得入神,却霎然而止,听者恍然若失,于是又歌一曲:“月既没兮露欲晞,岁方晏兮无与归,佳期可以还,微霜沾人衣。”“月”将西没,是岁也将终了,要人趁时光尚好时回去,正与“升清质之悠悠,降澄辉之蔼蔼”的“月”升起的情形相呼应,做为完美的结束。

最后,陈王的连连称“善”,不但给予王粲一个回应,也算回应了文前的“陈王初丧应、刘”,总结了全文。

据史书的记载,与谢庄同时的袁淑,看过谢庄所作的《赤鹦鹉赋》之后,曾感叹道:“江东无我,卿当独秀。我若无卿,亦一时之杰也。”李调元称此赋“属对工整”,且认为是“律赋先声”。而与《赤鹦鹉赋》同一时期所作的《月赋》,亦运用了许多整饬的对偶,有三字句、四字句、五字句、六字句等对,甚至有骈四俪六的句式。以最为人所称道的“若夫气霁地表”至“周除冰净”一段为例:

“气霁地表”对“云敛天末”

“洞庭始波”对“木叶微脱”

“菊散芳于山椒”对“雁流哀于江濑”

“升清质之悠悠”对“降澄辉之蔼蔼”

“列宿掩缛”对“长河韬映”

“柔只雪凝”对“圆灵水镜”

“连观霜缟”对“周除冰净”

十六句中两两对偶,有五组四字句对,二组六字句对,而且前八句更是“四、四;四、四;六、六;六、六”的骈四俪六的句式;且“末”、“脱”二字同一韵,“濑”、“蔼”二字又一韵,“映”、“镜”、“净”三字也同韵,知其亦开始讲求押韵。

总之,《月赋》除了情感的表达甚为成功,结构上亦是自为完整的一体,句子的对偶、押韵,也充分展现了“五色相宣、八音协畅”的时代特色。

上一篇:鹦鹉赋——东汉·祢衡 下一篇:逐贫赋——西汉·扬雄

相关阅读